水产渔业 >>
 

[致富经]肖燕:在梯田里养泥鳅的创业故事

2017年07月19日 来源:CCTV7 作者:致富经泥鳅,养泥鳅
内容摘要:[致富经]肖燕:在梯田里养泥鳅的创业故事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致富经]在哈尼梯田养泥鳅的女人 20170718一个不被人看好的项目,她为何执意要砸下几千万?一处不适合养泥鳅的地方,她为什么执意去做?世界遗产,旖旎风光,
 

[致富经]肖燕:在梯田里养泥鳅的创业故事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

[致富经]在哈尼梯田养泥鳅的女人 20170718

一个不被人看好的项目,她为何执意要砸下几千万?一处不适合养泥鳅的地方,她为什么执意去做?世界遗产,旖旎风光,隐藏着什么危机?她又干了什么,让当地的泥鳅价格翻了几番?看云南省红河县的肖燕,如何在哈尼梯田里养泥鳅。

云南省红河县宝华镇 2017年6月15日

今天,因为一群人的到来,这里变得热闹起来。村民们摆起了长街宴,这是哈尼族人的一种传统习俗,在远方的客人到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自己家里最好的菜拿出来,摆在长桌上一起分享。今天来的,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以及东南亚部分国家的农业代表,他们不远万里来到这个深山里的小镇,吸引他们的,除了举世闻名的哈尼梯田以外,还有梯田里的一样东西,这样东西很受当地百姓的喜爱,还编成了舞蹈。

泥鳅,是哈尼族人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在长街宴上必不可少。

红河县宝华镇党委书记 陈永贵:我们哈尼族人对泥鳅都很感兴趣的,而且这个是我们生活当中必备的菜肴,每年逢年过节桌子上都会少不了泥鳅。

红河县地处海拔几千米的高山上,以前下山买泥鳅要走很远的路。但是现在不同了,从2014年开始,这里的山上藏满了泥鳅,想吃随时都能吃到,而且,山上的泥鳅比外面的,价格贵出两三倍。

红河县宝华镇党委书记 陈永贵:这个泥鳅还挺贵的我们这里。一市斤可以卖到五六十呢。一般情况下这个泥鳅,外面养殖的只能买到二十多块钱。

哈尼梯田,是哈尼族人民一千多年以来慢慢修造出的人文景观,一直种植着水稻的一种——红米。2013年,哈尼梯田被评为世界遗产,也是中国第45处世界遗产。然而,有一个问题慢慢暴露出来,在梯田上种植红米,每亩产值只有七八百元,很多村民为了多赚点钱,放弃种植梯田,进城打工,没有人来维护的梯田会有慢慢开裂、消蚀的危险。不过现在,就在这座梯田上,除了水稻外,还有泥鳅。梯田里养满了泥鳅,每年能捕捞两次,比原本单纯种植红米多出两笔收入。带来这一切的,是一个叫肖燕的人,她不仅把商机带进了深山里,造福了村民,更让古老的哈尼梯田重新焕发了生机。那么,肖燕是谁,她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她就是肖燕,今年56岁。1996年,肖燕在云南昆明做起了文化旅游生意,一度非常火爆,积累起了千万财富。2014年,肖燕第一次来到哈尼梯田,就被这里的美景深深吸引,她投入全部家当打算在梯田里养泥鳅。而她的这个想法,却不被人看好。

肖燕的员工 彭云东:形不成产业,怎么说呢,它这个鱼在梯田里面养殖的话呢,它本来梯田稻田里的水位就不高,它对它所需要的生存空间环境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在中国,稻田养鱼是一个很成熟的模式,但是,在山区的梯田里养泥鳅,还是个新鲜事。很多人都认为,她的想法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挡在她面前的第一个困难,就是这些难走的山路。

你看它这个滚石,一个一个会滚下来。这边这个是滚到下边的大石头。

这条路是从肖燕的泥鳅种苗基地到哈尼梯田的必经之路,因为雨多,经常发生泥石流和落石,而这就是肖燕来这里创业时,遇到的第一个困难。

肖燕:你看像这个大石头滚下来了现在,你看这个,这个,这些都是大石头,滚了之后把这个防护栏都砸坏了。因为我们云南山区嘛,我们修路不容易的。

记者来这里采访时,这条路正好因为落石而被迫停止通行。但是对于肖燕来说,如果运泥鳅苗的时候堵车,那将是很可怕的事情。

肖燕:如果像这样我们遇到这种堵车,我们心里非常着急。着急主要就是我们拉的一车苗,如果时间一过,就缺氧了。如果我们氧气用完了,那么只能是看着这个苗,慢慢慢慢地就死掉了。就看着它死掉了,心里面真的很难受的。

这样的路,肖燕走了无数次,最初,她运送泥鳅苗到梯田,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交通的原因损失惨重。而让身边人最不能理解的是,其实肖燕在城里已经是个成功的生意人了,本来就很有钱,却还非要自己来遭这份罪。

肖燕的朋友 钱赟:一个女企业家,女事业家,做得特别好的。可以说是我们身边的所有的,她是做的最好的。

2009年,一直在做文化产业的肖燕偶然得知了一个数字,她觉得,自己看到了一个新的商机。

肖燕:云南,整个水产的发展,有百分之六十的份额都被省外人来抢占掉了。为什么他们千里迢迢把鱼运到云南来,卖掉,还能挣钱回去,而我们不能呢?

肖燕觉得,自己做水产一定有市场。于是,她来到云南省红河县准备建一个养鱼场,给她信心的,是这里丰富优质的水资源。

这里被称为“十二龙泉”,位于高山之上的红河县甲寅乡他撒村,“十二龙泉”的水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当地的村民只喝这里流淌出来的水,世代如此。虽然现在,家家户户都已经有了自来水,但只作为洗澡等生活用水,饮用的依然是这里的水。

村民:自古以来就有这个泉水,泉水,大泉水,您是不是小的时候就有这个水了。都已经几十代了。我是1949年(出生)的,1949年的,1949年的您小时候就有这个水了?嗯。我们几十代的水了。世世代代都是这个水。世世代代的。

在云南的高山上,这样的水源地很多,泽被整座山上的乡村、植被与梯田,大部分水都直接流走,不知去往何地。肖燕很想利用这些水来养鱼。

肖燕:我们有一句话叫做千年的梯田,万年的泉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山里的水可好了。

可是,肖燕的这个决定,让自己的员工都感到十分不解。

肖燕的员工 朱雁:我们都觉得没必要,肖总,现在多好啊,我们已经很稳定了。

肖燕的员工 杨春丽:怎么做着做着我们这个服务行业,然后一下子转了去养鱼了。很多人就不理解,不支持。

尽管如此,肖燕却坚持要养鱼,而养鱼的第一步,就是去寻找水源地。这一年,肖燕几乎跑遍了红河州所有的深山,也养成了这样的一个习惯:无论到哪儿,都要拿着一把伞。

肖燕:拿伞,必须拿这把伞,它有防护的功能

徐跑:而且这里非常重要的是什么,经常突然就下雨

肖燕:对,突然就下雨了,一个是遮雨,一个是遮太阳,一个是防护的功能,有时候有蛇会跑出来的。

找到山顶的水源,再在下游挑选一个相对平整一点的地方建设养鱼池,肖燕迈出了她财富计划的第一步。

然而,此时她又发现了一个令自己始料未及的问题。

肖燕:我们云南没有,稀缺啊,到现在为止我们云南省还没有一家国家级的良种场,一家都没有。

肖燕发现,当地没有特别适合养殖的种苗,要想养鱼,必须得从外地买进鱼苗。但是路途遥远,加上外地鱼苗不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损失很大。这样养了三年后,肖燕决定,要自己培育种苗。

2014年,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专家的帮助下,肖燕终于培育出了适合自己养殖的鱼类种苗。

但是,就在大家以为肖燕要开始大规模养鱼的时候,她却突然又提出了一个让大家匪夷所思的想法,这个想法甚至惹得股东大会不欢而散。

股东 董五余:不干了,没法干了,再这样干下去人就疯了。

肖燕的员工 杨春丽:听完以后就直接就不表态,然后直接就走人了。

原来,本来是要找一处水库养鱼的肖燕,此时决定,要在红河县的哈尼梯田里养鱼。大家都觉得,这是肖燕一次突发奇想的任性之举,会断送她之前辛苦积累起来的所有财富。因为,在梯田里养鱼,其难度远甚于平地。

平地上的话它相对来讲,比如说平地上它交通比较方便。第二个,平地上的水稻,它的水比较大,水比较大,而且它可以人为地进行一些,开沟啊,等等。但是哈尼梯田的稻田不行,它只有40公分的水,所以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梯田的水位只有40公分,养不了大鱼,小一点的品种,却会对梯田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 徐跑:它有很多的一些问题嘛,梯田里是肯定不能小龙虾和黄鳝的,对吧。

肖燕没有放弃,经过考察,肖燕决定养泥鳅。而当她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却遭到了众人的嘲笑。泥鳅生性爱钻泥,在梯田里养殖,破坏梯田不说,又怎么捕捞呢?

肖燕放弃了好不容易培育出的其他鱼种,专门研究如何才能让泥鳅不钻泥。这种大规格泥鳅是从台湾引进的,又叫泥鳅,台湾泥鳅只在浅水游动,不钻泥,而当地人喜欢吃当地的这种小规格泥鳅,肖燕就把台湾泥鳅和当地的泥鳅进行杂交,培育出不钻泥且适合当地人口味的新品种。虽然中国水产科学院的专家已经证明了,新品种的泥鳅不会对梯田造成任何危害。但是,村民们就是不买账,他们怕养了泥鳅破坏梯田,让粮食减产,肖燕决定先免费给村民提供鱼苗,让村民们大胆地尝试,但是结果却让她哭笑不得。

股东 董五余:最开始我们是免费给他们,免费给他们以后呢,拿到鱼了,家家户户领到了,拿到家里面,油锅支起来,炸,煮,蒸,然后就喝酒。

肖燕的员工 朱雁:他们就觉得拿去养它干嘛。而且还出现一种情况就是,意识吧,可能就觉得反正养大了,会是什么样,大家可能都抱着一种未知的态度,所以就有的可能就拿去吃了。

最后,红河县政府号召村干部带头养殖泥鳅,在政府的帮助宣传下,很多村民开始抱着试试的态度养殖并自发成立合作社,这些人成功赚到钱以后,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加入进来。

红河县乐育乡尼美村村委会组长 杨最呼: 从这边,到那边,一共有712亩梯田,712亩中我自己的有437亩。一亩最少有可能100公斤(泥鳅)吧,还加上谷子,可能差不多好几千呢。

看到了看到了,快看,这有泥鳅。你看,都是。

记者在采访期间,正好是放泥鳅苗进梯田的季节。现在,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送上梯田的泥鳅苗不适应高温,肖燕通常要在半夜捞苗。

在夜里捞苗一共需要六个人,拉着一张可以覆盖整个鱼塘的大网,从鱼池一端走到另一端,一次就可以捞上来两三百万尾泥鳅苗。

记者:现在拉得怎么样,费不费力?

黄志诚:费力

记者:我看你表情没有刚才那么轻松了。越到后面的话,它的底纲拖到的淤泥越来越多。所以说越到后面的话就越费力一点。

现在要围过去了是吧

对,他要围了

就把整个网拖起来吗?

一边收一边围一边放

待会就拉起来就行了

好 他正在收

你看那边 那边在收呢

这些活蹦乱跳的泥鳅苗在池塘里刚满一个月,就将送到梯田上养殖,等到三到四个月以后,就可以和水稻一起成熟了。

随便一捞就是一网兜

随便 你看

两万尾了,这个应该有

这一桶两万尾 来我举起来看一看

哇好重 看

这有两万多

你看 随便一捞都这样

你看它这么有劲儿

这么漂亮 这么有劲儿

这么好看

肖燕告诉记者,半夜捞完了泥鳅苗,第二天一早就要送上山,为了减少损失,每次捞苗都要非常迅速,捞几百万尾的泥鳅苗必须要在半小时内结束。

泥鳅苗捞上来以后,肖燕要检查一下大致的情况,然后放在水箱里3、4个小时以后才可以装车运输。

由于山路难走,经常遇到堵车,为了避免泥鳅苗缺氧死亡,每一台运输车都配有可以使用8个小时的氧气瓶。可以说,运输的每一个细节都是通过惨痛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来的,按照现在的方式,能把泥鳅苗的死亡率控制在百分之一以下。

这里是红河县甲寅镇达依村,离“十二龙泉”不远,村民们第一次尝试在稻田里养泥鳅,但听说养泥鳅能赚钱,几乎家家户户都很积极。

你为什么要养泥鳅

增加自家的收入,增加收入

有人说,肖燕在梯田上,挣一块钱要花上十块钱的精力,她到底图什么呢?其实,肖燕要在梯田上养泥鳅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

哈尼梯田,是用云南的红土垒造出的梯田,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被评为世界遗产。但是,在美丽风光的背后,当地的哈尼族村民世代在这里劳作,种植红米,比在平地上辛苦很多。

肖燕:红米产量它本来就不高,但是老百姓到山下去,我们讲坐落嘛,种粮食,有的要踩下去三四千踩才踩到她家里的那块田地

记者:什么叫三四千踩,是三四千步吗?

肖燕:不是三四千步,三四千层的梯田,一层一层下去几千层。那么这样几千层下去她走路可能走一个小时两个小时都是很正常的。我看到他们背着饭团,背在背篓里,背一点劳作的工具就下到下面去,天不亮就起来。我们天不亮的时候我们城里人正在拍照,等着日出啊,而他们那个时候背着背篓,要下去干活去了。

云南省红河县县委书记 张智俊:(农作物)的产值太低以后就会出现他把梯田,水田就改成旱地。也有个别把梯田抛荒的情况

哈尼梯田一年四季离不开水,高山的泉水滋养和黏合了梯田,并维持一定的形状不改变,如果梯田断了水,就会像这样慢慢退化成山坡。

股东 董五余:主要还是水,最大的还是要人工要维护。我们正常看到的梯田呢,它每一天,或者说经常有人就走过来,走过去,发现哪里漏了或者哪里土埂稍微薄了一点,他会马上修复。那么时间久而久之,它就是一个土埂。如果没有得到修复的话,这个土埂没有了,保不住水,它的水土流失以后,慢慢缩缩缩,可能当时有20米宽的,缩到现在可能只有两三米宽了。慢慢地就会变成一个缓坡,(梯田)就没有了,消失了,彻底消失了。

哈尼梯田一年只能种一季水稻,而哈尼梯田红米的价格仅在七八百元一亩,收成太少,劳作辛苦,维护的精力又太大,村民们没有动力,很多村民不再用水来养护梯田。长久下去,哈尼梯田,这一片人类智慧和自然风光的结晶,就有慢慢消失的危险。

肖燕想带动当地村民一起养殖泥鳅,每年至少可以放两季泥鳅,收成比单纯种植水稻高出好几倍,而且这样可以维持梯田一直有水,达到保护梯田的目的。

现在,哈尼梯田上养出的泥鳅声名远播,供不应求。村民都很开心,肖燕也很开心,在这个计划中,她原本就埋藏下了她的财富秘密。

肖燕:我们整个红河州有一百多万亩的哈尼梯田,我拥有了这样一个模式,带动的是上百万亩的梯田的一起发展,那么有百万亩的老百姓在这里工作和生活,这个意义就不一样了,那我的这个产业也就能做大了。

哈尼梯田,是一代一代哈尼族人依山而筑的田,千百年来,人类的栖居和自然的造物在这里融为一体,成为古老而壮丽的人文景观。如今,这片令人惊异的梯田由于新的种养模式而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财富。无论古老还是现代,诗意还是凡俗,不管是汉族人还是哈尼族人,人的勤劳和智慧被自然的馈赠所包容,和谐共生,这最重要的财富将会代代相传。

原文:水产渔业 > 水产渔业养殖视频:[致富经]肖燕:在梯田里养泥鳅的创业故事

网址:/yangyujishu/201028863.html

 
上一篇:[致富经]帅修武:小龙虾变出新花样 赚来亿万财
下一篇:[致富经]孙少起:如何养傻鱼乌克兰鳞鲤鱼,赚牛钱赚亿万财富
扩展阅读:

[水产渔业养殖视频][农广天地]大棚高效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农广天地]大棚高效养殖南美白对虾 20171129 大棚高效养殖南美白对虾央视网消息: 南美白对虾大棚高效益养殖是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

[水产渔业养殖视频][致富经]赫广武:如何养甲鱼赚钱又出名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致富经]我要养鳖 我要出名 20170918他,喜欢被人叫老板。他当老板,曾干了十多样儿,赔了十多年。他养甲鱼翻身,赚了钱出了名。五年时间,他...

[水产渔业养殖视频][致富经]梁森光:娶个好强的媳妇后养鸭嘴鱼致富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致富经]娶个这样的媳妇 想不富都不行 20170831他,喜欢安逸的生活,却取了个有野心的媳妇儿。他,租了一个5平方米的档口2年就赚...

[水产渔业养殖视频][致富经]帅修武:小龙虾变出新花样 赚来亿万财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致富经]小龙虾变出新花样 赚来亿万财 20170719 这是一条近千亿元的产业链条,每年夏天,席卷大江南北。他从一个水产小商贩起家...

[水产渔业养殖视频][致富经]肖燕:在梯田里养泥鳅的创业故事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致富经]在哈尼梯田养泥鳅的女人 20170718一个不被人看好的项目,她为何执意要砸下几千万?一处不适合养泥鳅的地方,她为什么执意去...

[水产渔业养殖视频][农广天地]方正银鲫养殖技术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农广天地]长得快的方正银鲫 2017021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吃到鲫鱼,但在大多数人的心里,鲫鱼可能是只能熬汤却吃不到太多的鱼肉。在本期的...

[水产渔业养殖视频][致富经]孙少起:如何养傻鱼乌克兰鳞鲤鱼,赚牛钱赚亿万财富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致富经]养傻鱼 发牛财 20170615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他养的鱼,一打雷就生孩子。他卖鱼苗,举动像遛狗...

[水产渔业养殖视频]致富经:臭咸鱼养鱼 借来三万年赚千万(20170427)他原本是普通打工仔,可打工多年仍然身无分文,还因为浑身的腥臭味,被起个外号臭咸鱼。谁都没有料到,一种不受当地人待见的鱼,在他手中摇身一变,成了赚钱的...

[水产渔业养殖视频][致富经]王如峰:养殖小龙虾能让小龙虾提前上市年售5000万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致富经:怪病缠身后 靠小龙虾改变命运 4月20日积劳成疾,他得了一种怪病。50岁的他为了一个心愿,重整旗鼓,养殖小龙虾...

[水产渔业养殖视频]致富经:洪水里带来的亿万财富(20170407)这片水面,让众多淘金者蜂拥而来,疯狂打捞三个月,却失望而去,蔡云楼也想发这笔横财,在别人的观望中,他最终让百万财富从天而降。别人佩服他运气好,他却说每个奇思妙...

整站推荐:
致富要有的“三只眼”
眼光,是人们对事物性质的判断,对事件发展前景的预测。一个人的眼光如何,往往决定着事业的...
未来农村什么人最赚钱?在农村只有这5种人将最赚钱!
种植养殖都是赚辛苦钱,干什么赚钱,种玉米、种水稻、种蔬菜、种果树、搞养殖?都不是。什...
未来十年,有机农业原来有这么多赚钱机会!
2017年7月,中央深改小组第37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
养猪不赚钱?换个品种,年赚百万
近些年猪肉价格持续起伏变换,养殖户常常的苦不堪言,许多养殖户不得不另觅出路。下面具体...
在农村做这十个项目,又有补贴又能赚钱
近几年农村出台了很多好政策,国家更是积极扶持农业政策,支持农业向资源节约、高效生态转...
这10种最实在的赚钱办法教给你,农民要看看
赚钱是我们每个人的想要的,这10种最实在的赚钱办法教给你,农民要看看! 1、田园欢乐谷田园...
同类推荐
水产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行情 水产养殖视频 水产养殖新闻 水产鱼病防治 水产渔业品种
相关分类
水果蔬菜种树养猪种树种植技术养牛水产农作物养鸡养猪养殖技术养羊药材蔬菜种植技术农作物种植技术养牛养殖技术水产养殖技术养鸡养殖技术特种养殖兔子泥鳅养羊养殖技术黄鳝药材价格行情养兔奶牛菊花蝎子蔬菜价格行情杜鹃花水果种植技术蚯蚓蜜蜂君子兰鹌鹑蘑菇竹鼠鸭子狐狸养猪价格行情苹果栀子花蝴蝶兰养鸭特种养殖技术鸵鸟养猪猪病防冶土元龙虾梅花鹿茶花月季花水蛭养鹅水貂农作物价格行情野猪牛蛙豪猪玉米孔雀鸡蛋发财树奶牛养殖技术桂花甲鱼蜈蚣兰花水产养殖行情火鸡葡萄绿萝养蜂刺猬药材种植技术黄粉虫养蛇茶叶肉鸡小麦山鸡大闸蟹水产养殖视频水果新闻资讯长毛兔獭兔向日葵水稻虎皮兰吊兰肉狗长寿花梅花养牛疾病防治螃蟹养鸡价格行情辣椒水果价格行情